有田烧/茶杯
桜詰(青红) |
茶杯 直径8.9cm×高5.1cm
可供配套的茶壶急须
有田烧的历史是从1616年,高丽陶工李参平发现泉山的陶石开始,并在其后数十年间急速发展。 1643年由酒井田喜三卫门(初代的柿右卫门)开始采用赤绘的手法,喜三卫门是从经常出入长崎的商人那边得到了中国赤绘(青花瓷)的调色法,以此为本反复尝试多次失败后终于创造出他理想中的红色,而赤绘技术也更加带动了有田烧的发展。
从1650年起,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外销有田烧的制品到欧洲地区。东印度公司原本是专门外销中国景德镇瓷器给欧洲,但因明末清初中国内部情势混乱无法外销瓷器,东印度公司因此将目标转移到接近中国的日本的有田烧上,代替中国产的瓷器开始外销。而有田烧在欧洲各国受到相当的好评,光是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,有田烧制品销售至欧洲的数量就高达好几百万,再加上此时柿右卫门样式的确立完成,纯白质地加上豪华的镶金风格,更是受到欧洲公的热烈喜爱,而很多欧洲人还一直认为这是中国的瓷器。
有田烧普遍内销到日本国内各地也开始于十七世纪中,到了十八世纪内需数量则是大幅提高,除了一方面因欧洲本地也开始发展瓷器生产导致出口数量衰减之外,日本国内一般平民 则开始广泛使用有田烧的器具。而因当时的有田烧多从伊万里港出海然后运销至日本各地,因此有了「伊万里烧」的称呼,今天的话则称为「古伊万里烧」。